讀者孫冰提問:據(jù)報道,“高福利”思潮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市場,那么,該如何看待這一思潮?西方的“高福利”思潮是如何產生的?對經濟社會政策有哪些影響?高福利模式輸出效果如何?
“高福利”思潮的源頭在哪,是怎樣演變的?
“高福利”是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一種制度安排。“高福利”源于民主社會主義經濟綱領中有關社會福利的思想和政策。他們通過改革稅收、保健和社會保險等制度,采用調整工資和薪金政策的手段,意在“從大企業(yè)日益增長的資本中取出適當?shù)牟糠肿鳛樨敭a進行廣泛的分配或者服務于公共的用途”。
福利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英國1601年頒布的《貧窮法》,該法旨在安撫因“圈地運動”而失地的大量農民。雖然西方各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發(fā)展歷程不盡相同,但從總體上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:
形成期——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。1941年,英國經濟學家貝弗里奇發(fā)表了著名的《貝弗里奇報告》,主張建立“福利國家”,他為英國規(guī)劃了一套“惠及所有國民的全面而普遍的社會保障體系”。這個報告以及凱恩斯主義為西方國家建立現(xiàn)代福利制度提供了輿論和理論基礎。1948年英國公開宣稱自己為福利制度國家。在戰(zhàn)后特殊的歷史條件以及一定的社會輿論和理論指導下,西方各國紛紛效仿英國,相繼建立起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社會福利制度。
發(fā)展期——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。這一期間,西方社會福利從過去的單純救濟演變?yōu)楣竦囊豁椈緳嗬?。隨著經濟的迅速發(fā)展和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,政府進一步推行所謂“高福利”政策﹐使政府舉辦的社會福利項目增多﹐開支空前增長。其社會福利覆蓋了失業(yè)、醫(yī)療、養(yǎng)老、工傷、住房、教育、孩子養(yǎng)育等諸多方面。
調整期——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。1973~1975年經濟危機使發(fā)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陷入經濟發(fā)展滯緩﹑財政赤字擴大﹑通貨膨脹嚴重的困境,龐大的社會福利開支愈益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﹐福利國家制度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。美、英、法等國在不同程度上開始對社會福利制度進行調整或改革﹐竭力控制和削減社會福利開支。
數(shù)十年來,高福利一直是西方發(fā)達國家的顯要標志。他們不僅在自己的綱領中提出了改善勞動人民生活狀況的政策主張,而且在其執(zhí)政實踐中,確實為改善本國勞動人民生活狀況做出了成績,推動了人們從公民權利到經濟和社會權利的發(fā)展。可以這樣講,“高福利”制度作為民主社會主義思潮的一個特征,實質上是在一定時間內、特定條件下,部分地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矯正和改良。數(shù)十年間促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社會的發(fā)展,協(xié)調了效率與公平的沖突,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內在矛盾。因此,民主社會主義被稱為“資本主義病床邊的醫(yī)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