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80后”公務員的社會生活:
家庭背景多元化,社會地位“兩高兩低”;社會輿論中“集體失語”,迫切希望贏得社會理解
青年公務員是不是家庭背景較好、存在“代際傳遞”現(xiàn)象?也是本次調研的一個關注點。調研顯示并非如此。首先,他們籍貫來源多樣,初始戶籍為北京的占50.3%;京外各直轄市或省會城市的較少,僅占8.7%;而來自二三線城市乃至更低層級的占到了41.0%。其次,家庭背景也呈多元化格局,父母在行政/事業(yè)單位工作的僅占1/3,其他行業(yè)均有一定比例:在國有企業(yè)工作的占16%,農業(yè)生產/務工人員占7.7%,教育科研單位占7.1%,個體私營企業(yè)及外企占7.0%。
總體來看,80后青年公務員表現(xiàn)出“兩高兩低”的特點:學歷高—職級低、社會地位高—收入滿意度低。首先是“學歷高—職級低”,大學本科(含雙學位,不含大專)學歷的比例已達到63.3%,研究生學歷比例達到32.5%,這個比例還會繼續(xù)增加,但新入職的年輕人要從普通崗位做起,甚至要等很長時間才能有職位,這與他們的高學歷是一對矛盾。其次是“社會地位高—收入滿意度低”,外界將公務員看成是社會地位很高的職位,有著很高的職業(yè)聲望,但事實上,他們的工資卻是中下等水平,這是這一群體的又一矛盾。
社會輿論中“集體失語”,期待能被外界理解。相對于外來務工人員等社會人群,公務員被視為“強勢群體”,一言一行備受媒體關注。有77.2%的受訪者認為社會上對公務員的批評比贊揚之聲多。調研顯示,這個群體有著與同齡人一樣的網絡習慣,網絡使用頻繁。但為了避免矛盾擴大、引發(fā)更多誤會、給單位添麻煩,80后公務員幾乎都選擇沉默應對,因而形成了在社會輿論中“集體失語”的局面。
面對社會輿論,他們一方面認為這些批評是對自己的警示,“當公務員就要具備聽得進罵、受得起罵然后避免被罵的素質”,要取得他人的認可,更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才是關鍵。另一方面,他們也迫切希望改變社會形象、贏得社會理解。
“80后”公務員看“改革”和“治理”:
關注改革,積極投身改革,把推進治理能力現(xiàn)代化、改進黨群干群關系作為努力方向
理性看待改革,積極投身改革。調查顯示,80后公務員十分關注時事熱點,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當前改革涉及的方方面面。在改革步入深水期的階段,他們能夠理解改革會面臨的阻力,有45.0%的受訪者認為改革順應民意,一定會取得成功;同時還有40.6%的人認為,改革環(huán)境較為復雜,需要進一步觀察成效。但他們更有積極投身改革的銳氣和決心,接近九成認為“年輕人要有投身改革的使命感和緊迫感”、“我們大顯身手的機會來了”。
在涉及到改革的具體內容時,該群體最關心的依次為計生(16.9%)、住房(16.0%)、環(huán)保(11.0%)、醫(yī)療(10.8%)、反腐(10.7%)、司法(9.0%)、央企(6.7%)和行政(5.8%)改革問題。從以上數(shù)據(jù)中不難看出,該群體一方面和同齡人一樣,關心與個人權益緊密相關的民生領域改革;但同時也關心制度建設、司法公正和行政體制改革。
對提高治理能力現(xiàn)代化水平有思考。調查顯示,為推進“治理能力的現(xiàn)代化”,受訪者認為公務員最需要提高溝通協(xié)調能力、執(zhí)行能力和創(chuàng)新能力。具體到最應當通過怎樣的方式提高公務員的現(xiàn)代治理能力這一問題時,分別有27.6%、27.1%和24.9%的受訪者認為“構建政府現(xiàn)代治理體系”、“加強對公務員履職能力的培訓”和“健全公務員的管理制度”是切實有效的途徑。也就是說,他們對于從宏觀的制度背景入手、從微觀的公務員管理入手推進現(xiàn)代治理能力,都有自己的思考。
對通過轉職能、改作風改善黨群干群關系有清醒認識。從對行政體制改革最期待的事項來看,選擇最多的是“轉變政府職能,提供更多優(yōu)質的公共服務”(46.3%),選擇“政府作風更加清廉高效”的也高達36.8%。40.7%的人認為“改進作風,更好地為群眾服務”對改善干群關系最為關鍵,“提高工作效率”和“增強決策和執(zhí)行能力”也十分重要。
責編/劉建 張夏夢(見習) 美編/于珊
注:本文為《人民論壇》雜志原創(chuàng)文章,網絡轉載請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來源:《人民論壇》雜志”字樣。書面轉載請聯(lián)系010-65363752或郵件至rmlt@rmlt.com.c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