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貴州“村超”總決賽上的煙花秀。榕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2025年貴州“村超”總決賽活動現場。本報記者 陳冠合攝/光明圖片
2025年貴州“村超”總決賽上的拼搶瞬間。榕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
【文旅觀察·跟著賽事去旅行】
夏日的暑熱未消,貴州省榕江縣“村超”球場內座無虛席,兩萬多名觀眾的熱情把現場氣氛燒得滾燙。綠茵場正中央,忠誠村足球隊隊長董永恒與隊員們擺好陣勢,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球門方向。
“嗖——”禁區(qū)里,足球應聲入網,歡呼聲響徹球場。賽場外,古州鎮(zhèn)月寨村村民張愛珍和鄰居們圍坐一起,剛打開直播,淚水就已打濕眼眶:“瞧,‘村超’回來了!”
誰能想到,6月下旬,連續(xù)兩場特大暴雨如猛獸般“撲”向榕江這座因“村超”聞名的小城,沖毀了道路樓房,淹沒了“村超”球場。誰又能想到,僅1個月后,哨聲再度響起,備受矚目的2025年貴州“村超”總決賽、全國賽接連開場。
洪災過后,“村超”賽事為何能快速“重啟”?自2023年“出圈”以來,貴州“村超”如何讓熱度持續(xù)?這個暑期,“村超”好球不停。來,跟隨記者穿行賽場內外,一起探訪“村超”持續(xù)火爆背后的“流量”密碼。
1. 撐起共克時艱“超力量”
7月26日,午后,“村超”球場入口處的電子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場內人數,煥然一新的球場靜候各地觀眾有序入場。人群中,榕江縣足協(xié)副主席陳興洋突然駐足,指向一條新刷的紅線——“2025·6·24洪水線”,幾乎與入場通道高度齊平。
“這是洪水肆虐的痕跡!”陳興洋告訴記者,“不到10分鐘,球場就被完全淹沒了。”洪水過后,塑膠跑道七零八落,球場草坪全部泡爛,“村超”賽事被迫中斷。
1個月的時間,“倒”在泥濘中的“村超”如何快速“重啟”?
高效組織,成為“重啟”第一步。貴州省市縣各級共1.3萬余人趕赴榕江參與抗洪搶險救災,榕江縣成立12個工作組統(tǒng)籌推進災后恢復重建,先后投入9萬余人次開展垃圾、淤泥和障礙物清理工作。
“洪水沖不垮‘村超’!”陳興洋堅定地說。這位2023年貴州“村超”賽事的最佳守門員,第一時間返回球場,加入志愿清淤的隊伍。
暑氣升騰,陳興洋在淤泥里一步步艱難向前,四周是操著各地口音的救援隊伍。大家手上一刻不停,心意更加堅定:“要盡快把球場‘搶回來’!”
小雨淅瀝,榕江縣城外的大壩上,張愛珍還沒顧得上清掃自家屋子,就趕著來到地里:“有多少菜,就摘多少!”她身后亮起星星點點,更多鄉(xiāng)親們全家出動,弓著腰在雨幕里采摘蔬菜。
團結一心,跑出“重啟”加速度!灶火熊熊,忠誠鎮(zhèn)后勤伙食保障點內,在上百名村民的高效配合下,數千份盒飯制作完成。忠誠鎮(zhèn)黨委書記楊勝濤說:“周邊20多個村寨的鄉(xiāng)親自發(fā)來幫忙,為一線救援人員撐起‘后方食堂’。”
轉業(yè)軍官皇甫頤從山西太原趕來,在淤泥里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;河南大哥開車1500公里,送來6000碗燴面;新疆大叔阿里木江·哈力克揣著20萬元現金,跨越4000公里,買了11頭牛送到榕江的食堂……各方愛心持續(xù)匯聚,撐起了共克時艱的“超力量”。
7月1日,“村超”球場重新亮燈;7月14日,最后一塊草坪鋪設完成;7月25日,球場設施建設完成,設備調試完畢,基本滿足辦賽條件。
華燈初上,當球員們再度踏上賽場,馳援榕江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各界人士也受邀回到“村超”。煙花綻放,高硐村村民楊通明激動不已:“‘村超’的熱鬧回來了,這是所有人共同‘拼’出來的!”
球場外,回歸的煙火氣彌漫街巷。7月26日,貴州村超“重啟”活動當日,榕江迎來客流高峰,超18萬人涌入這座小縣城,全縣住宿行業(yè)入住率98.3%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.88億元。
2. 享受文化賦能的“超快樂”
夜幕低垂,鑼鼓聲剛歇,民族歌舞節(jié)目又登上“村超”球場。專程從天津自駕而來的球迷劉先生舉著手機拍個不停,意猶未盡地說:“這‘村味’十足的球賽,看得真得勁兒!”
自2023年出圈以來,“村超”持續(xù)吸引全國各地游客“為一場賽,赴一座城”。數據顯示,榕江這座常住人口不到30萬人的小城,2024年累計接待游客946.18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8.03億元。2025年上半年,榕江縣累計接待游客472.64萬人次,同比增長12.68%。
一項由村民自發(fā)組織、球員是當地群眾、獎品是本地農特產品的“村賽”,為何能引來持續(xù)的關注度?
“這幾年,參賽球隊更多,足球氛圍更濃嘞!”剛帶領忠誠村足球隊斬獲2025年貴州“村超”總冠軍的董永恒說,“不論代表哪支球隊出戰(zhàn),大家都為‘村超’的榮耀拼盡全力,享受每場比賽!”
“村超”火在全民參與。兩年間,“村超”聯(lián)賽報名球隊從20支增加到62支,又增加到2025年的108支。榕江縣球隊數量成倍增長,更帶動全縣注冊足球球員數量從2023年的458人增加至2408人。
“快來!到‘村超’一次看遍多彩貴州風!”00后廣東游客小李迫不及待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賽場見聞。
82歲的遵義市舞龍隊隊員林紹賢專門前來加油助威:“‘村超’越辦越紅火,我們舞起龍來渾身是勁!”
“村超”火在文化賦能。侗族大歌、蘆笙舞、木鼓舞、鼓藏節(jié)儀式……“村超”出圈以來,740余個富有“村味”的加油助威入場活動和非遺節(jié)目在“村超”輪番登場。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(qū)超1600支足球隊來到榕江,藏族鍋莊舞、蒙古舞、川劇變臉等各地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紛紛亮相“村超”舞臺。
“過去手機都‘玩不轉’,現在每場直播都有幾百個贊!”新媒體培訓課堂開進村里,張愛珍和“月寨嬢嬢團”的姐妹們參加培訓后,粉絲數量增長到1萬多人。她驕傲地說:“我們要維護好‘村超’流量,向更多人傳遞‘村超’快樂!”
“村超”火在傳播創(chuàng)新。榕江縣提出“讓手機變成新農具、讓數據變成新農資、讓直播變成新農活”的“三新農”發(fā)展理念,推動建成新媒體電商產業(yè)園,累計培育2.3萬個鄉(xiāng)村振興正能量的村寨新媒體賬號,各類“草根”主播成為“村超”出圈的共同推動者。
“‘村超’出圈以來,賽事水平不斷提高,參與人數持續(xù)擴大,文化舞臺更加寬廣。”榕江縣“村超”辦副主任高松表示,“扎根鄉(xiāng)土、人人參與,讓‘村超’從‘現象級’爆火變成‘可持續(xù)’長紅。”
3. 做大品牌撬動“超經濟”
比賽散場,“村超”球場外百米長的“煙火市集”上依然人聲鼎沸,苗族銀飾、侗族刺繡、蠟染服飾等特色手工藝品攤位前擠滿了游客。
“一場比賽下來,能賣100多碗卷粉。”榕江卷粉攤主吳大姐笑著說,“在球場門口擺攤,不僅沒有攤位費,還能享受‘村超’流量,生意不愁!”
據統(tǒng)計,2023年以來,“村超”網絡瀏覽量突破1000億次,創(chuàng)造旅游綜合收入近200億元,帶動榕江縣從脫貧縣躍升為GDP百億縣。榕江如何將“村超”流量轉化為文旅發(fā)展的“增量”?
榕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楊瓊介紹,榕江依托“村超”品牌影響力,深入挖掘村超賽事的市場價值和產業(yè)潛力,聚焦“吃住行游購娛”六大要素,大力發(fā)展“超經濟”。
小足球,撬動起大產業(yè)。“村超”出圈以來,榕江縣新增市場主體7700余戶,其中娛樂業(yè)和體育市場主體380家;1100余家新餐飲主體扎根鄉(xiāng)土,全縣住宿床位數從“村超”前的5988個增長至12000多個。
“‘村超’百香果成熟了,甜的不得了!”農家果園里,古州鎮(zhèn)豐樂社區(qū)居民熊竹青正現場直播帶貨。三寶侗寨鼓樓下,村民楊阿姨接待完住客,閑話起家常:“以前年輕人往外跑,現在游客往村里‘涌’嘞!”
小足球,轉化為大動能。球場之外,“村超”流量讓榕江的村村寨寨變了模樣。“村超”出圈以來,榕江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22年的5890萬元增長到2024年的1.21億元,帶動4000余人實現家門口增收。
走出貴州,“村超”模式正在全國各地生根發(fā)芽。
陜西漢陰,在2025“村超”全國賽陜西賽區(qū)流量加持下,毗鄰賽場的雙乳鎮(zhèn)千畝荷塘景區(qū)單日游客峰值突破1.2萬人次;在廣東和平,2025年“村超”全國賽廣東和平賽區(qū)閉幕式當天,拉動全縣消費約3000萬元。
小足球,正擁抱大市場。“‘村超’已與重慶豐都、湖南保靖等34個?。▍^(qū)、市)37個賽區(qū)完成簽約。”高松介紹,榕江通過打造“全國村超聯(lián)盟”,輸出品牌管理經驗,共享流量紅利,形成“一賽帶多城”的共贏格局。
“‘村超’激活了全域動能,榕江將把文旅產業(yè)作為縣域支柱產業(yè)來打造。”榕江縣委書記徐勃表示,榕江正以“村超”流量為引擎,深挖民族、生態(tài)、非遺等資源富礦,通過農文旅體商深度融合,讓榕江這座充滿活力的小城成為國內外游客向往之地。
(本報記者 陳冠合 呂慎)
《光明日報》( 2025年08月24日 05版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