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晚清時期,隨著國門洞開,西方傳教士、商人和官員等紛紛涌入中國,西方的科技和文化在經(jīng)歷過清中期的一段蟄伏期之后,開始重新傳播。翻譯出版的大量西書,不斷充實著讀書人的“知識倉庫”,直接影響了中國傳統(tǒng)士人的“讀書秩序”,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。隨著西書的增多和受眾的普及,一大批新名詞和新概念開始在社會各階層流行,給中國社會發(fā)展帶來了深遠影響。
【關鍵詞】“西學東漸” 閱讀結構 晚清變局
【中圖分類號】K25
【文獻標識碼】A
西學一詞,至遲在南宋就已出現(xiàn),指西方傳來的佛學。晚明時期,西學有了新的含義,主要是指由傳教士傳入到中國的西方科技、文化及其作品。晚明和清中前期,西方的天文歷法、數(shù)學、醫(yī)學、世界地圖、新奇器物等,已為宮廷和士大夫所熟知。然而,至清康熙時期,因中西禮儀之爭,中國禁止傳播天主教,雍正、乾隆時期,又相繼諭令禁之,西學由此幾乎陷入停滯狀態(tài)。然而鴉片戰(zhàn)爭后,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,沿海沿江多個城市被迫開放成通商口岸,國門由此洞開。歐美傳教士、商人和官員等在通商口岸傳教、經(jīng)商、駐軍,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也隨之一擁而入,給近代中國帶來了巨大影響。
晚清“西學東漸”經(jīng)歷的四個階段
晚清西學東漸,按照學者熊月之的觀點,可大致劃分為四個不同階段:1811—1842年,為初創(chuàng)階段。1807年9月,英國人羅伯特·馬禮遜(Robert Morrison)幾經(jīng)周折,到達澳門和廣州。馬禮遜是西方第一個到達中國大陸的基督新教傳教士,也是揭開新一輪西學東漸序幕的第一人。1811年,他在廣州出版了第一部近代中文西書,具有開創(chuàng)性意義。經(jīng)過十多年努力,1823年,他將《新約》《舊約》全部重新翻譯出版,取名《神天圣書》,這是第一部完整的《圣經(jīng)》中譯本。同時,他也對中國的儒家經(jīng)典,如《三字經(jīng)》《大學》等很感興趣,將之翻譯成英文。此外,他還編印了中國第一部《華英字典》。1815年,英國傳教士米憐(William Milne)和馬禮遜在馬六甲創(chuàng)辦《察世俗每月統(tǒng)計傳》,主要向中國讀者介紹基督教,但也有一些介紹西方歷史文化和自然科學的內(nèi)容,為近代第一份中文期刊。因清政府政策限制,傳教士主要在南洋一帶活動,他們在馬六甲、新加坡、巴達維亞等地建書院、印刷書籍、辦報刊等,在東南亞當?shù)貍鞑ノ鲗W,對華人有著重要的影響。
這一時期,共出版中文書籍和刊物147種,大部分為宗教讀物,另有30多種介紹歷史、地理等方面的書籍。這些書刊都是早期“知識倉庫”的重要一部分,對清代社會產(chǎn)生了較大影響。
1843—1860年,為第二階段,此時西學蔚然成風。這一時期,廣州、福州、廈門、寧波、上海五個通商口岸加上香港,共出版各種西書434種,其中3/4為宗教類宣傳物,其余則為人文社科、天文、數(shù)學、醫(yī)學等書籍。英國傳教士、醫(yī)生合信(Benjamin Hobson)編譯了大量西方醫(yī)學作品,其中《全體新論》為近代最早的解剖學譯作。其它領域的開創(chuàng)性譯作也層出不窮,如《算法全書》《天文問答》《代微積拾級》《重學淺說》《植物學》等,分別是數(shù)學、天文學、高等數(shù)學、力學、植物學等領域的第一部近代譯作。
一些開明的中國士人,如魏源、徐繼畬、梁廷枏等,開始從西學譯作中汲取營養(yǎng),了解西方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地理和科技等。一些知識分子開始積極參與翻譯西學的工作。例如,李善蘭與偉烈亞力(Alexander Wylie)合作翻譯《幾何原本》后九卷,終于使之完璧。1859年,兩人通力合作翻譯的《談天》,對太陽系結構、萬有引力定律、太陽黑子等都有所涉及,自成體系,享有盛譽,曾多次重印。
1860—1900年,西學進入另一個新階段。1861年,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,“師夷長技以自強”的洋務運動在全國興起,西方先進的技術成為迫切需求。為培養(yǎng)急缺的翻譯人才,京師同文館于次年創(chuàng)立。全國各地的翻譯和出版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(xiàn)。這些譯書機構,既有教會系統(tǒng)的,如廣學會、益智書會,也有官辦的,如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譯館、天津機器局,還有民辦的,如商務印書館、時務報館等。隨著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和地位的提升,上海成為西學傳播的核心城市。全國的譯書機構,除在廣州、北京的幾個城市之外,大部分都集中在上海。僅上海一地,翻譯出版的西學著作就占全國總量的77%,質(zhì)量較高,影響最大。
這一時期,傳教士深入各地傳教、講演西學,新式學校在全國各地開花,報刊雜志種類繁多。由此,西學的受眾從之前的上層社會逐漸擴大至基層民眾。上自光緒皇帝、封疆大吏,下至童生秀才、普通百姓,從沿海城市到內(nèi)地鄉(xiāng)野,從宮廷到民間,都在議論西學。一些開明的傳統(tǒng)士大夫,身體力行,提倡西學。
1900—1911年,為第四階段。1894年,甲午戰(zhàn)爭,中國戰(zhàn)敗,一些仁人志士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失望,開始關注日本,留日漸成風潮。受此影響,西學傳播的內(nèi)容和方式也開始改變。之前,中國主要直接翻譯英國、法國、德國等國的作品。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,翻譯出版了大量西方作品,給社會帶來了巨大變革。隨著留日學生的增多,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掌握了日文,并且日文中多有漢字,這就給翻譯帶來了諸多便利。1900年之后,從日文轉譯成中文的西學著作開始增多,成為西學輸入的主要來源。所譯西書,人文社科比重逐漸增高。三年間,歷史、文學、哲學、法學等著作有327種,占61%。這與之前譯書偏重自然科學的情況,剛好相反。這十余年間,也是西學譯著的爆發(fā)期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僅從日文、英文和法文編譯的西書,至少有1599種,此數(shù)量是之前九十年間編譯西書總數(shù)的兩倍多,約占整個晚清譯書的70%,呈現(xiàn)出井噴式發(fā)展態(tài)勢。
按照學科屬性,西學主要可分為三大類:人文社科、自然科學及綜合類,涉及政治學、歷史學、哲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經(jīng)濟學、數(shù)理化、天文學、醫(yī)學、生物學、農(nóng)學等幾乎所有近代學科。如此繁多的西書,不斷出現(xiàn)在市場,充實中國士人的“知識倉庫”。因翻譯出版的西書多達數(shù)千種,初學者往往不得門徑,常會陷入泥淖,故亟需書目指南。1894年,康有為赴廣西講學,留下《桂學答問》。之后,其弟子梁啟超又編纂《西學書目表》,金針度人,引導士人閱讀西書。該書廣受追捧,一時“洛陽紙貴”。維新派人士葉瀚認為梁啟超的書目“不便于初學”,于是又新纂《初學讀書要略》,為學子提供西學入門讀書法?!断鎸W新報》創(chuàng)刊伊始,便策劃推出了“書目提要”專欄。這也成為徐維則《東西學書錄》的重要參考來源。西書指南的出現(xiàn),為士人提供了學習西學的方便門徑,士人多以之為重要參考,這無形中進一步強化了新的“讀書秩序”。
西學的發(fā)展影響了傳統(tǒng)士人的“讀書秩序”
西學的發(fā)展,深刻地影響了科舉考試。1876年,上海格致書院正式成立。格致書院為近代中國最早的中西合辦的新式學堂,聚集了一批當時重要的西學人物,如徐壽、華蘅芳、王韜、傅蘭雅、林樂知等。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和政論家王韜擔任院長期間,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西學,將新知識納入考試范圍。19世紀末,傳統(tǒng)的科舉制度面臨著不得不改革的大趨勢,一些維新人士順應形勢,推廣西學。1891年,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創(chuàng)設湖北算術學堂和方言商務學堂,之后又開辦礦業(yè)學堂、工業(yè)學堂、自強學堂等,將數(shù)學、商務、外語等西學納入學習范圍。1894年,江標出任湖南學政,力主改革科舉考試內(nèi)容。江標飽覽西書,熟悉西學,反對傳統(tǒng)的八股取士,認為西學具有實際效用,積極將算學、天文、化學、醫(yī)學等西學納入考試范圍,使各方面的實用人才脫穎而出,為實現(xiàn)富強之道選拔人才。三年后,徐仁鑄繼任,一上臺就發(fā)布了《湘士條誡》《軒今語》等,繼續(xù)引導學生學習西學,增加西學在考試中的比重??荚嚭瓦x材方式的變化,改變了一些士人的人生命運。
西書的出現(xiàn)直接影響了中國傳統(tǒng)士人的“讀書秩序”,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。王韜年少時,曾隨其父熟讀四書五經(jīng),18歲時考中秀才。1847年,他到上海探親期間,參觀了墨海書館。王韜對館內(nèi)的活字印刷機產(chǎn)生了濃厚興趣,這為他以后的人生轉折埋下了伏筆。次年,為維持生計,他到墨海書館工作。十余年間,他與傳教士合作翻譯出版了《圣經(jīng)》《華英通商事略》《重學淺說》《西國天學源流》等重要西學著作。同時,他還閱讀了眾多西書,如《大英國志》《大美聯(lián)邦志略》等。1867年底,受友人幫助,王韜赴歐洲各國游歷。訪歐兩年間,他遍覽法國、英國等國名勝古跡,曾拜訪過法國著名漢學家儒蓮(Stanislas Julien),并應邀赴牛津大學、愛丁堡大學做學術演講。回國后,他將自己的游歷收入《漫游隨錄圖記》,并在《華字日報》、上?!渡陥蟆返忍庍B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。后來,他又將21萬字的《普法戰(zhàn)紀》單獨出版發(fā)行,引起李鴻章等人的重視。該書傳入日本后,受到日本讀者的歡迎。1874年,他在香港創(chuàng)辦了《循環(huán)日報》,在報上發(fā)表800多篇政論文章,宣傳變法和自強,對后來康有為等人的思想有著較大影響,被譽為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先驅。
康有為少年時期曾受到系統(tǒng)的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,對四書五經(jīng)了如指掌,受宋明理學影響較大。1874年,17歲的康有為第一次看到《瀛環(huán)志略》,始知外面的大千世界。之后,他多方搜求西書,從西學中汲取營養(yǎng),逐漸萌生了維新變法的思想。蔡元培同樣自幼年便在傳統(tǒng)的私塾讀書,對儒家經(jīng)典爛熟于心,青年時代的蔡元培是傳統(tǒng)士人的一個典型代表。1894年,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牽動著無數(shù)士人的心,身為翰林院編修的蔡元培多方搜求戰(zhàn)情,并開始對日本產(chǎn)生濃厚的興趣。為此,他廣泛涉獵《日本新政考》《東槎聞見錄》等一系列西書。通過飽覽西書,他開始同情維新派,主張變革。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,他開始學習日語,對西學的認知也進入了新階段。不久,他開始參考日本譯本,編譯了一批西書,如《哲學要領》《中國倫理學史》等。蔡元培不僅是西書的讀者,同時,他也不斷將西學吸收、轉化成自己的語言,為晚清“知識倉庫”貢獻了自己的思想資源。
隨著譯書的增多和受眾的普及,一大批西書中出現(xiàn)的新名詞、新概念、新術語,開始在社會各階層流行。或許,今人對一些名詞,如社會、抽象、政黨、民權、主義、觀念、唯物、主觀等,早已習以為常,然而在當時,這些都是新出現(xiàn)的名詞術語。這其中,很多都是從日本引入。當然,這些新名詞的普及并非一帆風順,而是受到了層層阻力。張之洞,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,曾力主添設新學科、派遣留學生、創(chuàng)辦新學堂、建鐵廠等。他主張新舊兼學,“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”,但對一些新名詞,卻頗為反感。張之洞有次批閱公文時,看到文中有“新名詞”,遂批曰“新名詞,不可用”。一位年少的下屬見狀,便順手遞了張字條給他,上曰“‘新名詞’亦‘新名詞’,不可用”。張之洞看到后,又慚又怒,竟日不語,埋首故紙堆,想從中找尋古書依據(jù),卻尋而不得,只好作罷。這樣的例子,不勝枚舉。因新名詞無孔不入,已滲入社會方方面面,所以即便是那些對新名詞十分反感和排斥的人,也不得不使用新名詞,否則,“幾不能開口動筆”。由此可見,西學已滲入社會的方方面面,給近代中國帶來了深遠影響。
(作者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、博導)
【參考文獻】
①熊月之:《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(修訂版)》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11年。
②潘光哲:《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(一八三三—一八九八)》,南京:鳳凰出版社,2019年。
③章清:《會通中西: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基調(diào)及其變奏》,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19年。
④王先明:《近代新學:中國傳統(tǒng)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0年。
責編/銀冰瑤 美編/楊玲玲
聲明: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(chuàng)內(nèi)容,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,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,否則追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