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初,我從山東省檢察院來到菏澤鄆城張魯集鎮(zhèn)茂張集村任職村黨支部書記。從機關到基層,從都市到鄉(xiāng)村,從辦公室到田間地頭,環(huán)境的變化、視角的切換,不僅讓我對基層治理有了更深刻的體會,也讓我收獲了許多思考和感悟。
和駐村第一書記不同,我在村里擔任的是村黨支部書記。在來之前,這個村子沒有堅實的黨支部,班子隊伍建設不強。雖然我在農村長大,但村子的狀況還是讓人很有壓力:近千人的村子,最年輕的黨員已經60多歲;村集體收入為零,很多年輕人選擇出去打工;村子發(fā)展停滯不前,很多項目都與村子無緣。
頭一回“當家”,現實就給我結結實實上了一課。剛上任不久,我滿懷激情召開黨員大會,頭天喇叭上喊、電話里講、進家門說,通知9點去大隊部開會,然而直到中午11點了,人還沒來齊。這樣的情況讓我有些束手無策。其實,這也是很多駐村干部面臨的難題:曾經的業(yè)務知識,在基層實踐中會水土不服;對于現實中復雜的問題,初來乍到的基層干部缺少相應的經驗。
我沒有氣餒,改變了一步到位的想法,而是循序漸進,從頭做起,聽聽村民的心聲,了解群眾的訴求。有人指出村子交通不便,去鎮(zhèn)上和縣城都得繞路,生活不便不說,村里的農產品外銷出路也受到影響;有人很有想法,滿腔脫貧致富的熱情,但苦于不知如何著手……一番工作下來,我開始思考,哪些建議抓住了村子發(fā)展的牛鼻子,哪些做法可以將村民團結起來。
經過挨家挨戶的調研,我們決定從“先修路”做起,集中力氣解決村子的老大難問題。村子位于2縣4鎮(zhèn)的交界處,去一趟縣城,就算是騎電動車也得繞行30多分鐘才能走上大路。出行遠、出行難嚴重制約了村子的發(fā)展。經過測算,修通一條2公里多的路,平均每個村民進城能少走15公里。
說干就干,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,項目獲批了、錢也到位了,但少數村民卻對修路占地有異議。為此,我和其他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,讓村民認識到修這條路是大家都能受益的好事。實踐證明,在鄉(xiāng)村,一味講大道理,口才再好也難以說服群眾,駐村干部要學著用老百姓的語言來說服他們、鼓勵他們。如今,這條公路的施工正在分階段進行,很快就能順利通行。
漸漸地,昔日“沉睡”的村落被喚醒了,開始迸發(fā)出強勁的活力,一些項目開始在村子落地。如今,通過產業(yè)扶貧,全村89戶、209名貧困群眾全部脫貧,村集體收入7萬多元,徹底摘下了落后村的帽子。
細細想來,會聽能說肯干,在基層治理中有大作用。會聽,意味著俯下身子;能說,意味著說實在話;肯干,意味著敢擔當、能做事。在這個基礎上,駐村干部的優(yōu)勢就能得到發(fā)揮,解決發(fā)展的困難,喚醒鄉(xiāng)村的活力。
(作者為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張魯集鎮(zhèn)茂張集村支部書記,人民日報記者肖家鑫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