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
說到翻譯工作方法或曰翻譯過程上的認真,傅雷的體會,首先是認真地選擇要翻譯的作家作品。傅雷選擇翻譯的法國作家主要是伏爾泰、巴爾扎克、梅里美、羅曼·羅蘭、莫羅阿,這些人的作品在文學(xué)史中的地位都是一流的,從18世紀的“啟蒙”,到19世紀的“寫實”,到20世紀的“現(xiàn)代”,都是法國文學(xué)的瑰寶,更是中國讀者(尤其是青年)需要的精神食糧。
傅雷譯《約翰·克利斯朵夫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他是本著為啟迪中國民族精神,來奮力做他的翻譯的。當然,在工作中傾注全部心血,付出全部努力,于他,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。
其次,傅雷動筆翻譯之前,會“熟讀原著,不厭求詳”,他曾告誡青年譯者,“任何作品,不精讀四五遍絕不動筆”。當然,是不是每次工作都要那樣,現(xiàn)在也無從可考。
再次,翻譯中,對原文的遣詞造句之處反復(fù)琢磨,“煞費苦心”,琢磨其在原文中“美的法語”,在譯文中又如何成為“美的漢語”。當然,其中的苦與樂,難與妙,只有譯者自己知道。
翻譯初稿完成之后,還有校改這一通工作。傅雷對自己譯文的校改,也是極其認真的。從傅雷譯文的手稿和校樣(無論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,還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譯文)中,我們可以看到他手寫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修改,令我想到巴爾扎克本人在其校樣上的改動。
傅雷于1942年曾譯出法國作家杜哈曼的《文明》,因不太滿意,后于1947年3月“花了一個月的工夫把舊譯痛改一頓”,才由南國出版社出版(1956年的人文社版是南國版的重?。?。另外,上文提到,《約翰·克利斯朵夫》的譯文是傅雷在抗戰(zhàn)期間完成的,20世紀50年代,傅雷出于對自己譯文的不滿,從1952年6月到次年3月,特地校訂修正了全書,在一篇介紹性文字中,他甚至這么說:“這部近代古典巨著,初稿本是于十年前問世,先后印行七版。茲由原譯者全部重譯,風(fēng)格較初譯尤為渾成。”
傅雷對自己的譯文要求之嚴,在1963年給當時還是年輕譯者的羅新璋(后為著名文學(xué)翻譯家)的信中可見一斑,他明確表示:“鄙人對自己譯文從未滿意,苦悶之處亦復(fù)與先生同感”;“尊札所稱‘傅譯’,似可成為一宗一派,愧不敢當。以行文流暢,用字豐富,色彩變化而論,自問與預(yù)定目標相距尚遠。”
傅雷對自己每天要翻譯多少字數(shù),也都是絕不馬虎的。長年累月中,傅雷每天都在書房中做翻譯,自己給自己規(guī)定了工作量,每天不達到那個數(shù)量,就不做別的。以己及人,他對兒子的鋼琴訓(xùn)練也有苛刻的規(guī)定,傅聰不完成每日的訓(xùn)練量,是斷然不可以去玩的。
也正因這樣,在短短的58年生命中,傅雷用大約37年的時間認真工作,翻譯了約500萬文字的譯文,包括文學(xué)、美術(shù)、音樂、政論方面的作品30多部(這是我根據(jù)2002年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傅雷全集》自己統(tǒng)計的)。其中巴爾扎克的10多部小說,以及羅曼·羅蘭的《約翰·克利斯朵夫》和《三巨人傳》最深入人心。可以說,正是由于傅雷,巴爾扎克和羅曼·羅蘭的書在中國贏得了比在法國還多的讀者,贏得了一種異乎尋常的“好”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