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西漢初年,面對強大的關東六國貴族的宗族勢力與政治勢力,劉邦采取了遷徙六國大族到關中的措施,削弱他們在地方上的影響,從而達到強本弱末的政治目的。西漢時期,實行徙陵政策,把貴族、高官、地方豪強,都遷徙到陵縣,達到強干弱枝、鞏固統(tǒng)治的作用。面對廣闊的疆域,漢代還實行移民實邊的措施,鼓勵內地的百姓到邊境落戶,從而達到鞏固邊防的目的。
【關鍵詞】西漢 強干弱枝 移民實邊 【中圖分類號】K232 【文獻標識碼】A
強干弱枝,是漢代建立中央集權體制的基礎。漢文帝時期賈誼的“眾建諸侯而少其力”的分封策、景帝時晁錯的削藩策、漢武帝時期主父偃的推恩令,都是強干弱枝思想在政治上的體現。強干弱枝思想在人口管理上的體現,一是遷徙六國貴族到長安,二是遷徙貴族、高官、地方大族豪杰到陵縣。此外,為了抵御匈奴,鞏固國防,漢政府還實行移民實邊的政策。漢政府實行的這些人口遷徙政策,達到了鞏固政權、長治久安的目的。
“強本弱末”:遷徙六國貴族到關中
西漢初年,天下初定,外有匈奴的侵擾,內有六國貴族的存在,都對新生的漢政權的鞏固產生潛在的威脅。特別是在剛剛結束的反秦戰(zhàn)爭中,六國貴族強大的宗族力量和號召力,令劉邦心有余悸。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,齊國的戍卒婁敬建議劉邦對匈奴實行和親,對關東六國貴族進行遷徙。
婁敬曾建議劉邦定都關中,受到劉邦的器重,“賜姓劉氏,拜為郎中,號曰奉春君”。高祖七年(公元前200年),劉邦派婁敬出使匈奴,了解匈奴的情況。婁敬從匈奴回來后對劉邦說:漢朝北邊的匈奴,離長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,如果進犯漢朝,輕騎一日一夜就可以到達關中。關中地區(qū)經過秦末戰(zhàn)爭之后,經濟殘破,人口稀少,但土地肥沃,可以移民耕種。秦末的反秦起義如果沒有六國貴族,如齊國田氏、楚國的昭氏、屈氏、景氏等的支持,是發(fā)動不起來的。現在漢朝定都關中,但關中人口少,北邊接近匈奴,東邊又有勢力強大的六國貴族,一旦國家有變故發(fā)生,就難以保證國家的完全。因此,婁敬建議劉邦遷徙六國貴族到關中,一方面充實關中,防御匈奴;另一方面,趁機削弱六國貴族、豪杰的宗族勢力,以此消除他們對新生政權的潛在威脅。如果關東地區(qū)諸侯王反叛,還可以率領這些人去討伐。婁敬謂:“臣愿陛下徙齊諸田,楚昭、屈、景,燕、趙、韓、魏后,及豪杰名家居關中。無事,可以備胡;諸侯有變,亦足率以東伐。此強本弱末之術也。”
對于婁敬這樣一個一舉兩得的建議,劉邦非常贊同,馬上讓劉敬著手實施,遷徙關東貴族十余萬人到關中。“十余萬口”,這是一個很大的人口遷徙數字。
劉敬的建議可能在高祖七年或八年,實施遷徙的時間在高祖九年(公元前198年)十一月?!妒酚?middot;高祖本紀》載高祖九年:“是歲,徙貴族楚昭、屈、景、懷、齊田氏關中。”《漢書·高帝紀》亦載高祖九年:“十一月,徙齊楚大族昭氏、屈氏、景氏、懷氏、田氏五姓關中,與利田宅。”所謂“與利田宅”,是說給這些遷徙者居住方便的房子和優(yōu)質的土地。
因為遷徙到關中的貴族多,有的以居住區(qū)域的編號為氏。如東漢大臣叫第五倫,就是這次遷徙的齊國田氏之后,因為“諸田徙園陵者多,故以次第為氏”。第五,作為一個姓氏,在今天西安地區(qū)仍存在。
這些六國貴族遷到長安后,安居樂業(yè),在政治上并沒有什么圖謀,這說明漢朝“強本弱末”的目的達到了。而且遷徙多達十余萬人的關東貴族到關中,對后世也產生了影響。如從齊國遷徙而來的田氏,不少著籍關中,成為關中的名人。如漢初的易學大儒田何、昭帝時大司農田延年、西漢的富商大賈田嗇、田蘭等,都是從齊國遷徙而來。這些六國貴族之后也對關中地區(qū)的發(fā)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。
一直到唐代,這些六國貴族之后仍分布在關中。唐代顏師古給《漢書》作注時說:“今高陵、櫟陽諸田,華陰、好畤諸景,及三輔諸屈、諸懷多尚,皆此時所徙。”按照顏師古的說法,齊國田氏主要分布在高陵、櫟陽,楚國景氏主要分布在華陰、好畤,楚國的屈氏、懷氏分布在三輔地區(qū),都在長安的周圍。
“強干弱枝”:遷徙功臣、高官、富人、豪杰到陵縣
西漢劉邦稱帝后,沿襲了秦朝皇帝在世時就為自己修建陵墓的做法。但西漢與秦不同之處在于,漢不但修陵墓,而且還劃出一定范圍建陵縣。建立陵縣,一方面便于陵園祭祀與管理,另一方面也便于控制一些特殊人群。在西漢初年,經過秦末戰(zhàn)爭的影響,關中地區(qū)人口少。為了充實陵縣,就需要從其他地區(qū)遷徙人口。
對于遷徙什么樣的人到陵縣,西漢統(tǒng)治者是有所考慮的。他們從長治久安、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考慮,主要遷徙五類人:
第一類人是六國貴族之后。前面提到劉邦遷徙六國貴族到長安,其中一部分被安置在高祖劉邦的長陵。漢武帝時期的丞相田千秋就是遷徙來的齊國田氏之后。
第二類人是功臣之家。高祖時期的功臣,如相國蕭何、舞陽侯樊噲、陽陵侯傅寬、陽信侯呂青、魏其侯周止等,都遷徙到長陵。
第三類人是高官、高爵者。主要是丞相、將軍、吏二千石(九卿、王國相、郡太守等),以及列侯、關內侯等。如景帝時期的郎中令周仁,原籍任城,景帝時舉家遷徙到陽陵;御史大夫張叔,景帝時家徙陽陵;張敞,本河東平陽人也,祖父張孺為上谷太守,武帝時徙茂陵;杜鄴,本魏郡繁陽人,祖父及父積功勞皆至郡守,武帝時徙茂陵;何并的祖父以吏二千石,在昭帝時自平輿徙平陵;趙充國,隴西上邽人,宣帝時為后將軍,徙杜陵;黃霸,為丞相后徙杜陵;宣帝王皇后的祖先,在高祖劉邦時因功被賜爵關內侯,從沛郡遷徙到長陵。
第四類人是高貲富人。富人家產的標準,前后有所變化,但都在百萬以上。漢武帝元朔二年(公元前127年)“徙郡國豪杰及訾三百萬以上于茂陵”。漢宣帝本始元年(公元前73年)“春正月,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平陵”。元康元年(公元前65年)“徙丞相、將軍、列侯、吏二千石、訾百萬者杜陵”。漢成帝鴻嘉二年(公元前19年)“夏,徙郡國豪杰貲五百萬以上五千戶于昌陵”。如鄭崇,本高密大族,祖父以貲徙平陵。
第五類人是豪杰。豪杰主要指各地有影響的人物,
如大俠郭解,河內軹人,盡管家產不多,但在當地很有影響,也被遷徙到茂陵;原涉,陽翟人,其祖父武帝時以豪杰徙茂陵;再如景帝時大臣袁盎,原是楚人,因其父親為豪杰,徙安陵。
遷徙到陵縣的人員,政府一般是賜錢、賜予田宅。如昭帝時“徙三輔富人云陵,賜錢,戶十萬”。漢成帝對遷徙到昌陵的人員“賜丞相、御史、將軍、列侯、公主、中二千石冢地、第宅”。
對于遷徙人口到陵縣的目的,班固在《漢書·地理志》中做了很好的總結,他說:“漢興,立都長安,徙齊諸田,楚昭、屈、景及諸功臣家於長陵。后世世徙吏二千石、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於諸陵。蓋亦以強干弱支,非獨為奉山園也。”也就是說,遷徙各類人口到諸陵的政治目的,就是“強干弱支”,即加強對這些人員的控制,維護政權的穩(wěn)定。主父偃曾對漢武帝說遷徙豪杰的緣由:“茂陵初立,天下豪杰兼并之家,亂眾民,皆可徙茂陵,內實京師,外銷奸猾,此所謂不誅而害除。”所謂“內實京師,外銷奸猾”,就是對各地豪杰、豪強的掌控,削除他們在地方上的影響。
各種人群被遷徙到陵縣,盡管起到了“強干弱枝”的目的,但伴隨而來的也有一些負面影響,如造成風俗的駁雜、奢靡等?!稘h書·地理志》載:“是故五方雜厝,風俗不純。其世家則好禮文,富人則商賈為利,豪杰則游俠通奸。瀕南山,近夏陽,多阻險輕薄,易為盜賊,常為天下劇。又郡國輻湊,浮食者多,民去本就末,列侯貴人車服僭上,眾庶放效,羞不相及,嫁娶尤崇侈靡,送死過度。”
移民實邊,鞏固邊疆
西漢初年,匈奴強大,屢次侵犯漢朝北部邊境。漢朝盡管發(fā)兵御敵,但效果不理想。這一方面是因為戍邊的士卒一年一換,還沒有熟悉匈奴的情況,就離開了戍所,另一方面是邊疆人口少,沒有抵御匈奴的群眾基礎。大臣晁錯認為守邊備塞、勸農力本是當時的兩件大事。而且這兩件事可以結合起來,方法就是移民實邊,兵民為一,抵御匈奴。為此,晁錯先后向漢文帝上《守邊勸農疏》和《募民實塞疏》。
在晁錯的奏疏中提出,為了使移民實邊落實好,官府一定要安排好移民的生活和生產。蓋好房子、分好田產、規(guī)劃好城邑,并“為置醫(yī)巫,以救疾病,以修祭祀,男女有昏,生死相恤,墳墓相從,種樹畜長,室屋完安”,只有這樣才能“使民樂其處而有長居之心”。同時,要把徙邊之民按照軍事組織起來,“使五家為伍,伍有長”,“十長一里”,“四里一連”,“四連一邑”。按組織進行軍事訓練,“居則習民于射法,出則教民于應敵”,兵民合一,再加上一套完善的獎懲措施,就可以起到抵御匈奴、穩(wěn)定邊疆的作用。漢文帝采納了晁錯的建議,“募民徙塞下”。
漢武帝時期反擊匈奴,開疆拓土。為了充實新的疆域,漢武帝移民實邊。元朔二年(公元前127年)漠南戰(zhàn)役后,漢朝收河南地,置朔方郡、五原郡。該年漢“募民徙朔方十萬口”。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的河西戰(zhàn)役后,匈奴昆邪王歸降,漢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、酒泉郡。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“乃分武威、酒泉地置張掖、敦煌郡,徙民以實之”。史書載:“漢已得渾邪王,則隴西、北地、河西益少胡寇,徙關東貧民處所奪匈奴河南、新秦中以實之”。
漢武帝時期,黃河泛濫,關東地區(qū)產生了不少流民。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,漢政府安置七十余萬人到邊疆。“關東貧民徙隴西、北地、西河、上郡、會稽凡七十二萬五千口,縣官衣食振業(yè)”。“衣食皆仰給于縣官。數歲,貸與產業(yè),使者分部護,冠蓋相望,費以億計,縣官大空”。國家為了安置這些移民,花費了大量錢財,以致于國庫空虛。
西漢時期的移民實邊,不但調整了西漢人口的分布,而且也起到了充實邊防、減少國防開支的作用。元狩三年(公元前120年),漢政府“減隴西、北地、上郡戍卒半”,“減北地以西戍卒半。”
(作者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、博導,中國史系主任)
【參考文獻】
①[西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(修訂本),北京:中華書局,2014年。
②[東漢]班固:《漢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62年。
③[南朝·宋]范曄:《后漢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65年。
責編/潘麗莉 美編/王夢雅
聲明: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(chuàng)內容,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,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,否則追究法律責任。